星期一, 5月 01, 2006

妮娜之家(la Maison de Nina)

戰火中倖存的人,除了慶幸,是不是還有些隱隱作痛的罪惡感。
他們都死了,我還在。
有些人選擇用另一種方式參與戰爭,用另一種方式承受苦難,用另一種方式捍衛同胞,或者,捍衛信念。

妮娜之家是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鄉間一個猶太兒童庇護所,電影裡安排了三次新成員加入。
第一次是出身高級軍官之家的姐弟倆,第二次是養父母無力扶養的小男孩,小水滴入大川,他們很快就融入。
第三次是集中營倖存的一批少年,人數與院內原有小孩數相近,有力氣又有壞首領,加上文化衝突,妮娜之家的生態受到巨大衝擊。

我最喜歡其中三段,在戲院裡還想著不要忘記,但拖這麼久才寫,有點糢糊了。
一段是妮娜剛剛看完集中營影片(我們看不到,但肯定慘絕人寰),抬頭就問軍官要魚罐頭,因為孩子需要蛋白質,他們有急迫的現實問題要先解決。
一段是新到少年的壞首領跑進餐廳大吼大叫,所有人大聲唱歌把他氣跑。
一段是院裡照顧大家的幾個大人有天吃晚餐時喝了點酒,那個親切的大哥哥當著大家的面,鼓起勇氣對親切的大姐姐說:「我想......。」他顯然難以啟齒,她卻一點也不驚訝,微笑點頭接話:「好的。」大家這才看懂那是求婚。

你也許喜歡其他片段,記得告訴我。

我喜歡片子裡人與人之間許多小體貼,人在自己置身困境的時候,還能體貼別人,是很美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